手機版 | 網(wǎng)站導航
觀察家網(wǎng) > 熱點 >

法治山歌+火塘普法,讓法治之聲律動邊疆峽谷 觀熱點

云南政法 | 2025-07-25 18:02:06

在滇西邊陲的怒江州瀘水市片馬鎮(zhèn),64.44公里長的邊境線宛如一條綠色絲帶蜿蜒在青山密林間。這里南、西、北三面均與緬甸接壤,居住著漢族、景頗族、傈僳族、白族等8個民族群眾。獨特的地理位置與多元的民族文化,賦予了這片土地別樣的風情,卻也給普法工作帶來了特殊的挑戰(zhàn)。

瀘水邊境管理大隊片馬邊境派出所立足轄區(qū)實際,深挖非遺資源,創(chuàng)新推出“流動普法+雙語宣講+火塘普法”組合拳,讓法治普法融入邊境文化盛宴。

“擺時”,傈僳族特有的山歌形式,即興奔放的旋律承載著民族記憶。這些流淌在血液里的旋律,是村民最親切的語言。而法律條文對邊境群眾而言,卻顯得遙遠晦澀,傳統(tǒng)普法常常陷入“入耳不入心”的困局。


(相關資料圖)

讓法律知識走進群眾心里

如何讓法律知識真正走進群眾心里?這成為了片馬邊境派出所亟待解決的難題。

轉(zhuǎn)機出現(xiàn)在民警輔警的一次入戶走訪中。那天夜幕降臨時,傈僳族、景頗族群眾圍坐在篝火旁,用“擺時”抒發(fā)情感、傳遞生活感悟。民間藝人董紹琴憑借動人的歌聲和精彩的即興創(chuàng)作,贏得了陣陣喝彩。這一場景讓民警靈光乍現(xiàn):既然“擺時”深受群眾喜愛,為何不把法律條文也唱進山歌里?

說干就干!民警冉茂平帶領輔警李義忠登門拜訪董紹琴。雙方共同鉆研《云南省邊境管理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出境入境管理法》等與邊境生活緊密相關的法律內(nèi)容,將條文拆解重組,巧妙融入傈僳族山歌特有的語言韻律與敘事風格。

創(chuàng)作過程中,冉茂平時而頷首思考,時而撥動“起奔”(傈僳族傳統(tǒng)樂器)尋找靈感。突然,他眼睛一亮,手指在琴弦上劃過,一段旋律脫口而出:“界碑矗立山尖尖,邊民守土記心間,走私偷渡使不得,法律紅線不能越……”一首首法治山歌在火塘邊誕生,為普法注入了新活力。

火塘邊的普法“課堂”

火塘邊的普法課堂,更是拉近了法律與群眾的距離。民警冉茂平是這里的“明星講師”。

一次,村民老楊因土地糾紛愁眉不展,冉茂平和同事當晚就帶著《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資料來到他家。溫暖的火光映照下,冉茂平結合老楊的實際情況,掰開揉碎耐心講解。講到關鍵處,他還即興編了一段山歌:“田邊地角界線明,依法依規(guī)心里清,鄰里和睦共發(fā)展,幸福日子步步升……”悠揚的歌聲在火塘邊回蕩,老楊緊鎖的眉頭也漸漸舒展。

法治山歌讓法律知識真正“活”了起來,這不僅是普法形式的創(chuàng)新,更是文化與法治的深度交融,一首山歌就是一個生動的法律故事。村民們在傳唱中,既能感受到本土文化的魅力,又能深刻理解法律精神。這種“潤物細無聲”的方式,極大地提高了普法的覆蓋面和影響力。

每逢周末,片馬邊境派出所都會組織豐富多彩的普法活動。民警李建才帶著交通安全漫畫,用傈僳語與村民互動提問,答對的村民既能領到實用的生活用品,還能現(xiàn)場“點單”法律知識歌曲。針對孩子們關注的網(wǎng)絡安全,派出所制作了傈僳語配音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網(wǎng)絡安全法》動畫短片,歡快的旋律和有趣的畫面,讓孩子們在歡聲笑語中輕松學法。

前不久,有村民在邊境線附近發(fā)現(xiàn)可疑腳印并立即上報。民警循跡追蹤,成功阻止了一起非法越境行為。

“法治種子”茁壯成長

“現(xiàn)在大伙的法治意識和警惕性越來越高,我們守邊的底氣更足了!”片馬邊境派出所所長楊海潤感慨道。

民警隨身攜帶的筆記本上,密密麻麻記錄著各類法律疑問和意見建議,既有“林地承包合同怎么簽”的實際問題,也有“跨境婚姻如何辦理手續(xù)”的民生訴求。

自2023年11月派出所開展“山歌火塘普法”以來,累計組織普法活動87場次,參與群眾2000余人次,收集群眾意見建議28條,現(xiàn)場化解矛盾糾紛5起,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33個。

如今,每逢村寨集會,民警與盛裝的傈僳族、景頗族群眾載歌載舞。法治山歌讓生硬的法律條文變得鮮活生動,也讓警民關系更加緊密融洽。在國門片馬,法治的種子正隨著悠揚的山歌聲,在群眾心中生根發(fā)芽、茁壯成長。

普法強基宣傳標語口號

·

百行德為首,萬事法為先

·

家有煩心結,法律幫你解

往期精選

云南政法融媒體中心

出 品

審核:裴衛(wèi)國

責編:李亞興

編輯:鐘丹檣

來源:怒江州委政法委

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自公眾號

云南政法(ID:ynzfyn)

  • 標簽:觀察家網(wǎng),熱點資訊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