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2025年“春雨工程”北京文化志愿者邊疆行——走進紅河非遺集市在蒙自市東大街歷史文化街區(qū)拉開帷幕。本次活動以非遺為紐帶,架起了北京與紅河州文化交流的橋梁,也為廣大市民帶來一次原汁原味的"京味兒"文化體驗。
集市上人頭攢動,熱鬧非凡。來自北京和紅河州的非遺傳承人齊聚一堂,展示了22項非遺項目,其中北京非遺項目19項,紅河州特色項目3項。
來自北京的多個非遺項目集中亮相,彩塑京劇臉譜、曹氏風(fēng)箏、宮廷京繡以其精湛的技藝引人駐足。在剪紙體驗區(qū),紅紙翻飛間,一幅幅吉祥圖案逐漸成形;傳拓區(qū),大家認(rèn)真觀摩"撲墨""捶打"等傳統(tǒng)技法,親手制作屬于自己的拓片作品;最受小朋友歡迎的當(dāng)屬北京兔兒爺繪制區(qū),孩子們用彩筆為素坯兔兒爺上色,創(chuàng)作出各具特色的吉祥物。
(資料圖)
紅河非遺同樣亮點紛呈。建水紫陶燒制技藝展示了“滇南瓊玉”的千年窯火淬煉之美,錫器制作技藝讓觀眾感受到金屬鍛造的絕技,彝族刺繡則通過針線間的民族圖騰密碼,向人們講述了紅河深厚的文化底蘊。
來自北京的剪紙傳承人楊鉞說:“我特意為本次活動創(chuàng)作了一些融合云南特色的剪紙作品,以連綿不斷的線條勾勒出云嶺大地的獨特韻味,象征著京滇兩地的文化情緣將如剪紙藝術(shù)般生生不息、綿延不絕。”
“這次活動加深了北京非遺和紅河非遺的跨地域聯(lián)動,我們也在與北京非遺傳承人的交流中感受到兩地文化交融,為我們的作品創(chuàng)新提供了新思路、注入新活力?!苯ㄋ咸諢萍妓噦鞒腥它S倩說到。
這場跨越千里的文化對話,為紅河非遺的活態(tài)傳承與創(chuàng)新發(fā)展注入了新的靈感。“春雨工程”文化惠民項目將北京非遺帶到紅河,讓市民在家門口就能零距離感受首都非遺的魅力,為本地文化生活增色添彩。 以此為契機,京滇兩地將繼續(xù)深化文化交流合作,推動非遺保護與傳承工作走向更廣闊的舞臺,讓傳統(tǒng)技藝在新時代煥發(fā)更加璀璨的光彩。
來源丨紅河非遺
編輯丨劉榕杉
審核丨華芳
運維 | 云報集團·文旅頭條新聞網(wǎng)
各位小伙伴,紅河文旅的投稿郵箱已經(jīng)開通,歡迎各位讀者朋友積極來稿哦!
投稿郵箱 : hhlysck@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