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的雨絲織成綠簾
隆陽區(qū)水寨鄉(xiāng)
(相關(guān)資料圖)
海棠洼村的密林深處
松茸正頂著松針的微顫破土
濕潤的泥土裹著松脂香
將這“山珍之王”的氣息
釀得愈發(fā)醇厚
松茸就愛長在栗樹腳下
陰涼潮濕的地方
松針下面
采完得把松針蓋回去
這樣明年這兒還能再長
這份與自然相處的智慧
讓這片山林的饋贈得以延續(xù)
這里的松茸總帶著倔強(qiáng)的飽滿
淺棕色的菌帽扣著乳白色的菌柄
像點綴在林間的琥珀
指尖觸到那緊實的肌理
仿佛能捏出松針的青澀
湊近細(xì)嗅
整座森林的呼吸都浸在里頭
潮濕的苔蘚味
曬干的松果香
晨露的清甜
在鼻尖釀成一場微醺
刺身得用小筒松茸
開傘的口感差
村民趙克華說道
小的脆嫩
稍開傘的偏軟
燒烤就得選大的
做雞蛋餅也得用小的
嫩得能掐出水
這番細(xì)致的挑選心得
藏著村民對食材的敬畏
松茸的鮮
是山林最直白的告白
小筒松茸被片成薄如蟬翼的透光切片
鋪在素白瓷盤里像凝住的月光
本地山葵根與醬油纏綿成蘸料
舌尖輕卷
脆嫩里爆出松木的清冽
鮮得人舌尖發(fā)顫
炭火吻過松茸的肌膚
焦香混著松針的氣息漫出來
撒上山葵鹽
齒間輕咬便涌出琥珀色的汁液
舂臼里的松茸與青紅辣椒共舞
花椒的麻意鉆進(jìn)肌理
搗出一碟能喚醒味蕾的山野潑辣
蛋液在餅鐺上舒展成金黃的云
一分鐘的火候便焐出
嫩滑里藏著的菌香
最是那鍋松茸燉土雞
盛在粗瓷碗里
連湯色都泛著琥珀光
這桌松茸宴
是山民對四季辛勞最溫柔的犒賞
這一枚枚帶著森林氣息的“黃金菌”
正成為村民增收致富的新希望
讓深山里的鮮味
飄向了更遠(yuǎn)的地方